宋大爺聽聞我院綜合內科主任趙崇翔擅長內鏡檢查與治療,想著自己還沒做過胃腸鏡的檢查就想來檢查看一下,不做不知道一做竟發(fā)現腸道多發(fā)息肉及下咽部癌前病變,宋大爺感到很意外,自己從來沒有任何癥狀,趙主任根據患者檢查情況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需要手術治療并將患者收治住院?;颊咴诓骞苈樽硐滦?“下咽部粘膜下剝離術”,手術過程順利,剝離病變,病理送檢,術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科普小知識
在我國,食管癌,胃癌和結直腸癌占全部癌癥發(fā)病率的22.8%,這三大消化道癌癥不僅發(fā)病率高,病死率也居高不下,均排在我國癌癥“殺手榜”的前列,而且最重要的是,消化道早癌(包括下咽癌)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任何癥狀,而檢出胃腸道早期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胃腸鏡檢查。食管癌和下咽癌通常由于早期發(fā)現困難而預后不佳,特別是下咽部早癌因咽部視野暴露不佳,很容易漏診。近年來隨著胃腸鏡光學成像技術被廣泛運用于早癌診斷,如窄帶及藍激光成像、放大內鏡等,可以顯著提高早期癌癥發(fā)現率。內鏡粘膜下剝離術(ESD)也被認為是消化道早期腫瘤和癌前病變微創(chuàng)治療的首選方式。通過內鏡手術可以將病變整塊切除,其療效與外科手術相當,從而降低復發(fā)風險。因此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及早期內鏡治療,可明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和提高患者術后生存質量等。